一、国内资讯
1. 央行发布数字人民币最新数据
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会上透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875.65亿元。试点有效验证了数字人民币业务技术设计及系统稳定性、产品易用性和场景适用性,增进了社会公众对数字人民币设计理念的理解。
2. 9部委强化平台企业支付领域监管
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加强金融领域监管。强化支付领域监管,断开支付工具与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依法治理支付过程中的排他或“二选一”行为,对滥用非银行支付服务相关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加强监管,研究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
3. 最高检:反洗钱力度还要再加大
1月17日,全国检察长(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透露,2021年,检察机关坚决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起诉洗钱犯罪1200余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会上强调,反洗钱力度还要再加大,办理上游犯罪案件必须同步审查是否涉嫌并追诉了洗钱犯罪,做到应追诉、尽追诉。
4. 决战冬奥: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已就绪
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北京冬奥会支付服务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会场景试点工作小组视频会议。
目前,涉奥主体账户、银行卡、移动支付、本外币现金、数字人民币等支付服务筹备工作均已就绪,将向境内外人员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支付服务。
二、海外资讯
1. 印尼央行:2021年电子货币交易额305.4兆盾,增长49.06%
印度尼西亚银行(央行/BI)记载,2021全年的电子货币交易额为305.4兆盾。这个数字比上一年增长49.06%。央行行长贝利(Perry Warjiyo)称,数字银行交易也上升45.64%至3万9841兆盾。
日前,贝利在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说,“随着民众对网上购物的接受度和偏好的提高,数字支付系统的扩展和便利,以及数字银行的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和金融交易正在迅速增长。”他预测今年的电子货币交易增长17.13%至357.7兆盾。此外,他也预测2022年的数字银行交易额上升24.83%至4万9733兆盾。
2. 人行深圳中支:2021年“跨境理财通”收付额超1.8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21日发布消息称,截至2021年12月末,深圳20家试点银行累计开立“跨境理财通”业务相关账户7453个,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88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部试点规模的38.6%。
据悉,2021年,深圳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3.10万亿元,同比增长25.6%,占跨境收付总额的比重达47.8%;人民币“跨境电商直通车”业务2021年收款达918.9亿元,同比增长81.5%,为电商节约手续费1.4亿元。
3. 美联储发布数字美元白皮书
1月2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美联储)在周四发布的一份讨论文件中称,创建官方数字美元可能会加快支付速度,并为家庭提供一个安全的选择,但这也会带来金融稳定风险和隐私问题。
该报告没有提出政策建议,也没有就美联储在是否推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方面的立场发出明确信号。此外,美联储表示,“如果没有行政部门和国会的明确支持,最理想的方式是通过一项具体的授权法律”,它将不会创建央行数字货币。但它为央行收集公众对这种做法的潜在利弊的反馈奠定了基础。全球主要经济体正越来越多地探索这种做法。
4. 越南央行:要求数字银行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越南国家银行行长刚发布了关于促进数字化转型和确保银行活动信息安全的第02号指示。根据该指示,越南国家银行行长要求各家银行有效落实《至2025年和远景展望到2030年越南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规划》中的任务和措施,在数字环境中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将风险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在银行活动中推动合作,促进经验交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信息安全水平,更好地满足民众和企业日益提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