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资讯
1. 央行公布支付牌照最新续展
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公示信息(2021年12月第三批),其中40家支付机构成功续展,5家支付机构不予续展,6家支付机构被中止续展审查。
5家支付机构不予续展,分别为河北一卡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厦门易通卡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便利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锦江国际商务有限公司和上海申城通商务有限公司。这5家公司均未提交《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续展申请,后续将有序退出支付服务市场。
2. 央行发布《中国反洗钱报告2020》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反洗钱报告2020》。报告显示,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监管合作,明确合作重点。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人民银行共对614家义务机构开展反洗钱执法检查,其中87%为法人机构,依法处罚反洗钱违规机构537家,罚款金额5.26亿元,处罚违规个人1000人,罚款金额2468万元。
3. 银保监会发布10条规定优化银行开户服务
12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银行开户服务 切实解决群众“办卡难”和小微企业“开户难”的通知》。《通知》要求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权。银行在开户时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超出法律、法规规定和消费者授权范围使用个人信息。
4. 央行等7部门出招强调数字人民币安全
近日人民银行、公安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外汇局制定了《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资金链”治理工作方案》,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主体责任,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从根本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
《方案》除了提到要严厉打击利用虚拟货币转移涉诈涉赌资金之外,还提到要加强跨境、边境地区资金流动管理和数字人民币风险管理,防范数字人民币被用于转移涉诈涉赌资金。
5. 数字人民币冬奥支付完成40万场景落地
今年以来,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冬奥支付环境建设部署,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推动全面实现公交、地铁等重点交通领域支持受理银行卡和数字人民币,完成50个重点商圈支付环境改造,全市98%以上ATM可受理外币银行卡取现。
开展3次大规模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完成40万个场景落地,实现交通出行、餐饮住宿、购物消费、旅游观光、医疗卫生、通讯服务、票务娱乐等七大类场景全覆盖。
二、海外资讯
1. 韩国信用卡行业掀起裁员潮
据统计,韩国共七家专业信用卡公司当中有三家都开始安排员工提前退休。随着韩国政府上调基准利率,信用卡公司筹措资金变得更加困难。专家表示,多种因素叠加,未来信用卡行业裁员规模可能会更大。
2. 可直接支付结算,中缅跨境支付迎来突破
记者12月23日从云南省临沧市商务局获悉,本月20日,随着出口商缅甸棉花制造公司收到的首笔预付款6万元人民币汇入其在缅甸经济银行木姐分行的人民币账户,并于近日完成了进出口贸易流程,临沧外贸企业云南龙盛商贸公司参与的中国首笔中缅边贸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宣告成功。
12月14日,缅甸央行对外发布第48号令,为加快中缅两国边境贸易发展,优化两国银行间结算体系,遵循符合东盟金融一体化原则提升国内金融货币使用流通,允许在中缅两国边境地区直接使用人民币/缅币进行支付结算。
3. 俄罗斯央行:将对非银行支付机构进行监管
为了继续金融市场数字化并使个人和企业更容易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俄罗斯央行概述了未来三年金融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域。到2024年期间的主要目标包括对数据交换、生态系统和提供支付服务的非银行机构进行监管,以及提高市场参与者、政府、公民和企业之间的网络互动效率。
4. 印度央行赞成全面禁止加密货币 计划推出央行数字货币
印度媒体上周末报道称,印度央行在上周五的中央委员会会议上表示,央行赞成全面禁止加密货币。同时,央行董事会在会议上讨论了关于央行计划中的数字货币和私人性质的加密货币。
该报道称,印度央行向董事会做了详细的陈述,强调了央行对加密货币对印度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性以及外汇管理负面冲击的“严重担忧”。